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 提升生态
环境保护监管水平
“生态兴则文明兴”,良好的生态环境是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为牢牢守住生态和发展两条底线,新华路街道综合治理和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不断完善“网格化”监管体系,提升生态环境保护监管水平,从源头减少生态环境的风险隐患,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完善责任分工,优化调整工作方案。新华路街办分管领导王晓雷副主任亲自带领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网格员对辖区“热点网格S1579794、S1579795”网格内所有涉气污染源进行全面排查,列出污染源清单,建立污染源分布图,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工作提供基本依据。同时为了更好地落实生态环境监管网格责任制,实现生态环境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监管目标,制定三级网格工作责任清单,对包抓网格进行划分,夯实责任。
压实监管责任,完善环境监管制度。建立巡查、报告、查处等网格化管理制度,细化奖惩措施,强化网格责任,保障网格化管理高效运转。定期召开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及时收集、协调解决辖区网格化监管工作实施中存在的问题,通报专职网格员履职和工作推进情况。全面推行环境信息公开,重点对网格划分、网格职责、网格推进及污染物排放、违法问题查处和区域环境质量状况等环境信息进行公开,接受社会监督。
强化监督考核,建立健全问责制度。严格落实“辖区环境质量负责制”,加强对生态环境监管网格化管理工作的监督考核,确保工作取得成效。对专职网格员及各村、社区四级网格因不认真履职、监管不力、行政不作为导致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环境监管能力。采取常规培训、专题会议、线上培训等方式,开展侧重点不同的培训,提高各级网格责任人员业务能力。充分利用西安市环境监管APP等平台,及时掌握辖区热点网格内污染源底数,更新污染源台账,逐步建成要素齐全、数据完备、信息共享的网格化环境监管信息数据库,大力提升环境监管效能。(尤晓辉)